1.矿山废水治理

矿井水主要由伴随矿井开采而产生的地表渗透水、岩石孔隙水、矿坑水、地下含水层的疏放水、以及井下生产防尘、灌浆、充填污水,选矿厂和洗煤厂污水是矿山废水的主要来源。矿井水污染有砂、泥颗粒、矿物杂质、粉尘、溶解盐、酸和碱等。通常,矿井水pH值在7~8之间,属弱碱性。但是含硫的矿井水,大都是酸性水。在含硫矿井,由于矿石或围岩及含硫煤中含有硫化矿物。这些矿物经氧化、分解并溶解在矿井水中,形成酸性水,并不断将井下矿物中的重金属析出成为酸性重金属废水。湖南矿井水污染问题最严重的的就是酸性重金属废水。矿山废水治理就是通过现场取样和分析检测,确定治理方案,实现对矿山废水净化处理和再利用。

2.矿山生态修复

矿山开采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未经治理而无法使用的土地,又称矿业废弃地,矿业废弃地存在因生产导致的各种环境问题,包括植被破坏、沉陷、滑坡、重金属污染等。矿山生态修复就是对矿业废弃地进行修复,实现对土地资源的再次利用。

3.瓦斯防治与矿井通风

矿井瓦斯防治与通风是煤科院公司瓦斯研究所的传统优势业务,承担了湖南省瓦斯治理和利用工程研究中心的职能,着力于解决矿井瓦斯治理与利用、通风等方面的实际问题。自公司成立以来,瓦斯研究所先后承担了国家科技部和湖南省科学技术厅的11项研究课题,主要为矿井瓦斯研究方向。同时,在省内外众多矿井现场开展了瓦斯防治技术与装备应用研究,如防突措施技术参数考察、松软低透煤层卸压增透强化抽采研究、封孔工艺优化研究、防喷孔与气煤水分离装置研究、抽采达标评判体系研究、煤巷掘进快速消突技术研究、保护层开采技术与效果研究等,也进行了大量矿井通风网络系统解算与优化、通风系统改造、阻力测定等研究与基础技术服务工作,为煤矿企业解决了许多实际问题。

4.矿井防灭火

火灾是影响矿井安全生产的重要事故类型,矿井防灭火的主要任务就是防止火灾发生、采取有效措施对已经发生火灾进行治理,保障作业人员以及财产设备安全。煤科院公司瓦斯研究所的技术人才,既有来自在煤矿现场从事技术与管理工作多年的高级工程师,也有从国内知名高校引进的专业技术人才,在矿井防灭火技术方面具有丰富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瓦斯研究所先后承担了湖南省科学技术厅“煤矿采空区瓦斯抽采与自然发火综合治理研究”,以及马田矿业有限公司芝兰冲煤矿综合防灭火技术研究等矿井防灭火相关的研究课题,为矿井安全生产提供了技术支撑与有力保障。

5.纺织工程与技术服务

先后承担了联合国开发项目、国家“八五”重点攻关项目和省、部级科技攻关项目100余项,取得省部级科技成果进步奖6项,获得发明专利10余项。特别是苎麻棉混纺纱生产工艺技术的研究、涤麻中长纺纱工艺技术的研究、纯苎麻色织物生产工艺技术的研究、苎麻棉牛仔布生产工艺技术的研究、生物技术在苎麻织物上的开发应用研究、节能环保苎麻脱胶生产工艺技术的研究等成果为苎麻纺织行业的生产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承担有面向全国麻纺织行业的技术服务平台、信息服务平台、测试服务平台的三大职能。承担全国性技术服务机构有:全国麻纺织科技信息中心,全国麻纺织产品调研中心,全国麻纺织产品检测中心,全国纺织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麻纺织品分技术委员会,中国麻纺织行业协会苎麻专业委员会,中国纺织工程学会麻纺织专业委员会等公共服务职能,为我国麻纺织行业、湖南省纺织行业的技术进步与公共技术服务进行了大量的建设并提供了完善、系统的服务。

6.皮革技术

从事各类皮革的制革工艺、皮革化工材料、皮革制品等方面的研究生产与检验工作,先后完成猪皮水染服装革、猪皮油光革、牛皮二层卷尺革、仿羊皮猪皮服装革、结合型皮革加脂剂、多功能合成鞣剂、高吸收铬鞣剂、皮革手感剂及皮革涂饰交联剂等科研项目的研究。其中多项科研项目在省内外推广,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